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善行天下 > 正文

南昌“爱心妈妈”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9-16 10:29 浏览量:
南昌“爱心妈妈”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对远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的次仁来说,江西南昌是一个温暖的存在。不仅因这里曾是他的求学地,还因这里有一群“爱心妈妈”。

“刘妈”,是次仁反复提及的“爱心妈妈”。她叫刘和平,今年66岁,是青山湖区塘山镇上坊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同时也是“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志愿服务团队自2010年组建以来,累计服务藏族学生4000余人,志愿服务达30余万小时,通过扶贫济困、支持就业创业等方式资助藏族学生20余万元。

“爱心妈妈”为何结缘藏族学生?是什么让她们坚持了十年?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爱心妈妈”及受助的藏族孩子。

故事的开头要从2010年说起,这一年,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开设了西藏班。热心的刘和平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想着能为这些远道而来求学的藏族孩子做些什么。于是,她决定招募社区居民组建“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与藏族学生结对认亲。这一坚守就是十年,志愿服务团队也由最初的2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100余人,年纪最大的有78岁,最小的52岁。

 

接站、送站,颇具仪式感的两项志愿服务。次仁清晰地记得,当年,自己和小伙伴们一下火车,迎来的就是“爱心妈妈”们的热情拥抱。“孩子,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找我们。”“在南昌,我们就是你们的亲人。”……“爱心妈妈”们的话语,让次仁内心倍感温暖。

“爱心妈妈”的爱不仅体现在言语表达上,还有行动上:上网了解西藏的风俗、生活习惯;为藏族孩子们洗衣服、晒被子、整理宿舍、购买生活用品;每年藏历新年、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假日,邀请藏族孩子到家中做客;带着藏族孩子们做志愿服务,游览风景……

一说起“爱心妈妈”们,来自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的格桑顿珠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话题。2015年,格桑顿珠从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毕业,同年考上了南昌工学院。读大学时,格桑顿珠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开了一家炸鸡排店。“当时租完店面,买完设备,启动资金就没剩下多少了。刘妈得知后,号召大家给我凑了6000多块钱。开业当天,刘妈她们还来店里表演助兴,当时整个气氛非常好。她们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凡事都替我想的很周到!”2018年,格桑顿珠大学毕业。如今,他在家乡开了一家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和一家文化课补习班。经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牵线搭桥,家乡不少人在内地获得工作机会。“我想成为一座‘桥梁’,用自身的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内地,了解内地人的友善。”格桑顿珠说。

2015年秋,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不再设立藏族班,但“爱心妈妈”们却未停下脚步。刘和平带领“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走出去,与南昌市第十七中学藏族班的学生结对认亲,继续播撒爱心。“记得我初一刚来南昌的时候,我对这里充满了陌生感。是‘爱心妈妈’的爱让我化解了这种让人害怕的陌生感。刚下火车去宿舍时,‘爱心妈妈’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艰难地走上一层一层的楼梯。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南昌市第十七中学西藏部2018级(1)班学生落桑措姆说。

做志愿服务的同时,“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也在思考如何让每颗石榴籽都迸发向上的力量。根据每位“爱心妈妈”的特长,“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分工协作开展服务。志愿服务团队中的医生、护士组成了医疗服务队,给藏族学生免费开展心理咨询和医疗保健服务;党员组建了宣传队,给藏族学生宣讲爱国故事。为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团队还与相关部门结对共建,如与民宗局对接,组织藏族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开展联谊活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真心换真情,她们牵挂着他们,他们也惦记着她们。他们会拍摄家乡的小视频,发送给从未去过西藏的“爱心妈妈”们,让她们一睹雪域高原风采。遇到人生重要时刻时,比如升学、就业、结婚,他们都会和“爱心妈妈”们分享喜悦。

在上坊路社区会议室里,有一面墙,墙上贴着“两棵树”。在“树”的枝丫上,贴着“爱心妈妈”和藏族孩子的合影。25张照片,25个故事。用刘和平的话说,这“树”是友谊树,是亲情树。在爱的浇灌下,“树”茁壮成长,而“爱心妈妈”与藏族孩子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