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生态文明 > 正文

丰产改良新路径 盐碱地里出“金豆”

来源:未知 时间:2023-09-18 08:50 浏览量:

丰产改良新路径 盐碱地里出“金豆” 

 

日前,记者在大连瓦房店市谢屯镇沙山村的一片盐碱地上看到,一株株绿色的豆秆整齐站立着,秸秆上豆荚颗粒饱满。据介绍,这是瓦房店市今年首次在盐碱地推行大豆试种工作,预计10月初将迎来大豆丰收。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为了“风水宝地”,大豆成了农民丰收的“金豆子”。

秸秆上豆荚颗粒饱满

“今年家里7亩多盐碱地全部种植了大豆,预计产量能达到五百斤以上,收入比较可观。”村民赵礼说道,目前他和家人都在盐碱地里忙碌着,盐碱地种植大豆与正常土地田间管理方法相同,在管理方面也是省工省力的。

村民王志利也将自家的6亩多盐碱地全部种上了大豆,他表示,自家地之前一直种植玉米,由于土地的特性,在产量上比其他地低三百到四百斤。今年在谢屯镇满良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推广下,拥有盐碱地的种植户纷纷尝试起了抗盐碱的大豆品种。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技术推广人员发现,瓦房店地区的盐碱地大豆的长势、产量、生长期表现佳,植株的高度、结荚都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虽然大豆的产量没有玉米高,但是它的单价高,总收成比玉米要高。”王志利欣喜地表示。

 

盐碱地种植大豆

盐碱地种植大豆一举多得,展现了谢屯镇农业发展新路径。瓦房店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推广站站长王晓辉向记者介绍道,相较于过去执着于改良盐碱地以适应作物,现在转变了思路,筛选耐盐碱的品种来改良盐碱地。

“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大豆自给率,保障粮食安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本地产业发展。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盐碱地土壤中的盐分,可以将有毒物质分解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持水性,保障土壤越来越肥沃,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盐碱地实现大豆丰产,有利于推动粮食安全,形成了种植的良性循环。”王晓辉说道。

 

盐碱地种植

今年是谢屯镇首年开展耐盐碱大豆品种的筛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明年谢屯镇将继续结合各个大豆品种的优劣势再进行筛选,该过程持续两到三年后,表现综合性状特别好的大豆品种,将大面积在瓦房店地区的盐碱地开始推广,进一步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走上丰产新路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