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生命之歌 > 正文

从《我是唱作人2》看华语音乐的“出圈指南”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4-02 10:30 浏览量:
从《我是唱作人2》看华语音乐的“出圈指南”


唱片工业时代、选秀时代、分众时代,音乐行业在几年时间里不断更迭。尽管互联网音乐时代催生了许多新的机遇,但现阶段华语音乐能够有效触达市场的途径仍旧少之又少,华语音乐的生存现状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论题。

澎湃新闻于近日策划了一场关于华语音乐生态的市场调查。对包括从业者、消费者、经营平台、媒体人在内的华语音乐市场各个维度的人士,就“华语音乐生态”,“音乐人生存现状”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也是在近日,针对年轻观众的音乐审美,会火进行了一场关于00后音乐喜好的圆桌讨论。

在复盘这些来自行业不同链条的声音时,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普遍现象: 数字音乐榜单公信力的缺失、短视频口水歌占据流量高地、比出圈更难的是曝光......时代更迭,华语音乐市场中滋生的种种现象又该如何应对?

华语音乐市场的“隐疾”与“药引”

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展示了一组数据:中国独立音乐人中有80%的人,作品几乎从未被收听,30%的人几乎从未获得过版权收益,55%的人在过去一整年中拥有的演出机会不多于1场。这是数十万中国音乐人的生存现状,在这背后是华语音乐市场罹患已久的“隐疾”。

生存难、曝光难、出圈难正在成为市场痛点,出圈则是“痛中之痛”。

数字音乐时代,榜单公信力的缺失、饭圈经济的横行造就了为了流量出圈的刷榜时代,也让华语音乐市场陷入“流量的困境”: 一方面,部分粉丝的刷榜行为破坏了榜单的公信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榜单失去信任。另一方面,真正在做音乐的年轻唱作人被“流量”标签所束缚,更加难以出圈。

在00后的圆桌交流中亦产生出了这样的结论: 靠内容出圈正在成为难事,音乐人生存艰难与音乐作品的曝光及出圈似乎陷入了负向循环。而在00后眼中,如李荣浩、华晨宇、毛不易这般音乐人的走红源自于其自身具备的唱作属性。他们的走红不仅让市场看到了音乐人的唱作能量,也象征着唱片公司、选秀综艺与原创音乐综艺节目带来的可能性。

其中, 原创音乐类综艺在近年来逐渐占据了原创音乐的“宣发高地”,以《我是唱作人》为代表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正在开创音乐出圈的新维度,或许也将成为华语音乐市场的一味“药引”。

唱作综艺如何书写“出圈指南”?

以《我是唱作人》为代表的原创音乐综艺正在试图为华语原创音乐书写 “出圈指南”。

在由你音乐榜发布的《2019华语数字音乐年度报告》中,2019年综艺原创新歌播放指数最好艺人top5中,《我是唱作人》的嘉宾梁博、王源、毛不易均有上榜。如果说榜单数据有粉丝打榜的嫌疑,那么受众圈层的更迭则能更好的说明作品实现了出圈——据报告显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打破了王源以往女性听众居多的态势。《我是唱作人》成功让王源撕下了流量艺人的标签,以唱作人的身份得到了更多听众的认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