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说禅论道 > 正文

禅宗思想对日本绘画和社会的影响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8-27 18:36 浏览量:
禅宗思想对日本绘画和社会的影响


宋代山水画在我国美术史上是一个高峰期,山水画发展至宋朝,在理论和技法表现上已相当完备。

一、“天人合一”的宋代水墨画

中国画贵在“传神”。魏晋时期的大画家顾恺之说过:“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万物有神”的传神论发展至宋代,得到了文人们的一致认同。宋代山水画家认为绘画不但要绘物之象,也要得物之神,一山一水,一树一石皆有神。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认为:要想在山水画创作中得山水之理,就应仔细的观察感悟所要表现的物象,将丘壑置于心中,才能得造化之理,这就是宋代山水画家“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宋代水墨画

宋人“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与宋代理学的兴盛有关。“理”是一种形而上的道,是万物之本,是这世间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形为理之本,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山水画成为最适合表达圣者气象,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画种。

受到这种思想影响,宋代山水画总体特点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除了要求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外,还对画家综合文化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宋代山水画构图广大,气势雄强,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山峰高耸入云,体现了山水的崇高感,是绘画艺术上的一次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佛教与中国画有着不解之缘。佛教僧人中有一大批能书善画者,许多禅宗弟子在习禅之余兼修书画,并以禅入画,以此来弘扬禅宗理念,用书画传播扩大佛教的影响。同时有很多画家信仰佛教,乐于借禅宗题材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内容。隋唐之后,中国书画之中处处流露出禅机佛意,佛教教理与禅趣被大量融入其中。

 


 

宋-董源《夏景溪口待渡图》

禅宗是汉族特色的中国本土宗教,在禅宗思想形成过程中受道家老庄玄学的影响很大,老庄哲学主张得意忘形,尚虚无和任性逍遥的人生态度。唐代王维开创了佛理禅趣入画,把画意与禅心结合起来,这种禅意画至宋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宋代大画家李公麟曾取材佛教,作《维摩演教图》、《罗汉图》;南宋大画家刘松年作《罗汉图》、梁楷作《布袋和尚图》,以他们为代表的宋代画家绘制了大量佛教禅宗题材绘画。佛教禅宗题材绘画从宋代开始变得普及和世俗化。

二、日本的“大和绘”

公元十世纪之前,日本主流的绘画艺术形式是“大和绘”。这是一种受中国烫画影响而生成,并带有日本本土风情的绘画艺术形态。

大和绘的产生和发展与唐代文化影响的衰落和日本文化的复兴有关。当时的画家开始以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其思想感情及日本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适应日本人的审美要求,在技法和样式上不断追求日本风味。大和绘为追求及时行乐的唯美主义情趣,避免凌乱的线条和过于严峻的笔法,采用浓艳的色彩,具有华丽的特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