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说禅论道 > 正文

刚毅血勇的儒家大复仇主义思想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8-08 18:34 浏览量:
刚毅血勇的儒家大复仇主义思想


对于这件事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留言。
这里的一些文字实在是太好了!图也很好,很有哲理。
我前面写的一篇《如果儒家让中国人失去血性,那么为什么日本和越南没有?》,回复的很多人都提到了儒家的“仁”,他们认为孔子一味提倡仁义所以使得中国人开始变得软弱,这个误会可太大了。
孔子的儒家的确是以仁为核心,但却不是教人盲目的仁,更不是教人愚善的学问。许多人都知道儒家的性善论,但却不知道儒家其实有四性。孟子性善,荀子性恶,董仲舒性未善,韩愈性三品。但不管人性本来是怎么样的,他们的一致看法都是人性该追求的是善,是仁。
 
有人提起孔子就会想起他的“以德报怨”,却不知道他的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孔老二是个地地道道的的睚眦必报的愤青,看看下面他说的这句话你就知道了。
子贡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人杀害了自己的父母的话,该怎么做?”孔子回答到:“要睡在草垫上都时刻拿着盾牌兵器,仇没有报不能去当官享受,不能和仇人活在同一个青天下,如果在市集上碰到仇人连回去拿兵器都不用了直接上去拼命。”听听这话,你会觉得孔老二愚善吗?
 
《礼记·曲礼》:“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意思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无论仇人在哪里都要找到杀死他;兄弟被人杀了要随时带着兵器准备报仇;朋友被人杀了要么你为朋友报仇,要么离开这个国家,反正不能和他同处一国。
 
孔老二如此,那么我们看看提倡性善论的孟子如何?孟子的舍生取义我们都知道,孟子还说“道之所至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没有血性?孟子对血亲复仇的看法是这样的:“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
 
倒是荀子的性恶论取部分推导的话就是人人都有恶念所以需要法律约束,这也难怪韩非子拜他为师。商鞅的法律规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连私自斗殴都不允许,何况私自裁决杀死他人?相对儒家,法家更需要百姓循规蹈矩的听从命令。
 
那么是不是在秦朝亡后儒家变了?司马迁的《史记·伍子胥列传》说“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但作为伍奢儿子的伍子胥如果因为愚忠而和父亲一同受死,和蝼蚁有什么区别呢?放弃小义而报得大仇,终于名垂后世,这是很悲壮的,伍子胥当年逃跑在江边受困,在道路边乞讨的时候,什么时候敢忘记楚国都城死亡的父亲呢?所以他隐藏痛苦奋斗最终成就功名,如果不是大丈夫谁能做到这样?
司马迁作为太史令,却没有教人愚忠君主,伍子胥在父亲被他效忠的君主杀死后跑到吴国带兵回来攻打自己出生成长的国家,即使楚平王已死都要将尸体挖出来鞭尸,伍子胥如果放到现代大概是会被当汉奸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