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说禅论道 > 正文

带你了解荀子和他的理论思想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1-20 09:18 浏览量:
带你了解荀子和他的理论思想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士,曾游学与稷下学宫,深受稷下学宫的雪峰影响,为研读诸子百家的学说打下了基础。之后荀子后又入楚,被春申君委任为兰陵令,而春申君去世后寻子就隐居在兰陵,钻研百家学说。《荀子》一书流传甚广,书中多为荀子自己的言行,也有一些门人弟子的对话。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最后一位入学大家,他与孔孟而圣在哲学思想上颇有一些差异性。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则主张性本恶,并且荀子的学说重还参杂了一些道,墨,名,法等学家名说的成分。


性本恶是荀子学说的基础思想,荀子之前人们对于人性的看法是性相近,习相远,但没有涉及天生的善恶之分。荀子则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他将人的本身欲望作为人性之本,而仁义礼智信等品格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来的。荀子认为善是人为的,是后天通过教育才会具有的行为,是对人们先天性格的改造。


如此看来,孟子学说中的“性”和荀子学说中的“性”是两码事,孟子学说中的重点是用仁义礼之人的特性,而荀子学说却重先天本性,至于仁义礼智是需要后天去慢慢接触学习的。荀子认为哪怕是孔孟两位圣人的本性也是恶的,只是他们能

通过学习而学会礼仪,然后通过礼仪来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再发明种种道德规范制度来约束门下弟子的行为,这就是荀子学说中性本恶的主要内容和理念。


真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人们需要重视后天对仁义道德的学习,所以一定要以圣人先辈的言行作为学习典范。因圣人先辈的言行是根据《诗》、《书》、《礼》、《乐》、《春秋》中而来,这五经也被称作是道德礼仪之楷模,是通往人上人之路的途径,是每个读书人都必须熟读的五本书籍。


荀子作为儒家中的大学者之一,他的思想理论受到儒家万千学子的尊重和学习,虽然他的理念对孔孟之道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儒学门派也出现了一定的内部冲突,但终究这些现象也是促进了儒学文化的进步。儒学文化源远流长,流传千年之后至今依然有不少大城市开办有孔子学校,而且每座孔子学校都能招满学生,就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