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绿色企业 > 正文

企业该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1-23 13:45 浏览量:
企业该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国际贸易环境风云变幻、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企业如何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怎样才能在企业发展的变局中开新局?由山东卫视主办的首届《无边界商学院》企业家思享会在济南召开,活动邀请了海尔卡奥斯、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圆通速递、九如城、林清轩、东航食品、宋小菜、开创集团等全国14家知名企业的管理者和北大、复旦、山大等知名高校的学者,就企业未来发展之路展开探讨。

线上真的能拯救线下吗?

今年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实体门店不得不关门歇业,线上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的销售形式快速兴起,一些知名企业家如雷军、董明珠等也亲自下场,直播带货的热度持续走高。不过就在包括直播带货等线上销售方式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销售数据虚高等质疑,企业线上渠道的拓展到底能否拯救线下呢?林清轩、海尔卡奥斯、新榜、美团民宿、开创集团等6家企业的管理者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系主任苏勇教授共同参与了讨论。

企业该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无边界商学院》企业家思享会论道泉城

作为疫情期间首位参与直播带货的企业负责人,国产高端护肤品牌林清轩的创始人孙来春认为,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确实给企业家们生动地上了一课。如果没有直播带货,企业在这次疫情的考验中,将面临更大的损失。

孙来春认为,线上代表数字化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往往对落后生产力不是开始拯救,而是摧毁。“我就是那个差点被摧毁的人,因为我们老老实实开了350家林清轩的直营店,就是为了拒绝拥抱线上。”孙来春说,“但是我忽略了线上的高效率和先进生产力,所以说,在疫情发生之后,我们把所有的行为转移成线上,关键时候让我们起死回生,听起来是拯救,其实是线上与线下的合作带来新的生产力,对新的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变。”

线上销售能够在疫情期间取得成功,这不仅归功于直播带货这种销售形式,同样重要的是林清轩品牌多年的打造和门店客户的积累,客户信任品牌。所以,通过任何方式都更容易达成销售,单纯网红带货和打价格战而不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的企业,或许能获取一时热度,但是从基业长青的角度看并不能长久。

海尔卡奥斯首席运营官严鹏飞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是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它是产业和各行各业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更加体现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消费互联网主要是B2C(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而在它后面是一个大的产业链。日益去差异化的用户需求决定了整个产业要去转型升级,后面这么长的一个产业链现在大多数是在线下,我们如何把线下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化成线上的平台的能力,更好地提质增效降本,这是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需要探索的。在这个过程中,线上和线下是不断发展融合的过程,在前期可能更多的是线下,这个线下的能力会逐步转化成线上,并不是说完全线上可以替代线下。

美团民宿总经理冯威赫认为,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最终的目的都是满足客户的价值,哪种方式能更高效率满足客户需要,哪种方式就是未来,不同行业对线上和线下的需求度是不同的。线上、线下其实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渠道,我们是先看渠道、再看产品、最后再看营销,不同的产品适应的渠道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不能符合用户的价值或者说满足用户的需求,效率不够高,可能你会被逐渐代替掉。

新榜创始人徐俊认为,不能说线上能拯救线下,更多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线上发挥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效率,它是在这个场景匹配流量的机会,这是线上的优势。但是我们更多真实的行为,我们的社交、我们的衣食住行更多都发生在线下,所以更多时候要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就像我们公司一样,做的就是线上流量和线下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是线上和线下真实的关系。

开创集团是山东省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开创集团董事长周伯虎说,如果把线上比为互联网的话,把线下比为实体,这个题目可能会更有意思。互联网(包括直播带货)只是工具不是目的,通过互联网更好推动实体产业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才是目的。周伯虎说,“可能我们认为很多实体经济被互联网冲击得非常大,我虽然在互联网行业,但是我非常认同未来中国的经济一定是实体经济占主导,所有的一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那些能更好地运用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传统企业一定会活得更久。”

参与讨论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系主任苏勇教授认为,线上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不能够解决根本性问题。一般我们都把线上企业叫做虚拟企业,线下企业叫实体企业,兵法当中说过“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所以线上和线下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二者一定要互相融合。苏教授认为,线下的企业在当今时代一定要大胆地拥抱互联网,要充分利用先进科技带给我们的红利,带给我们技术和手段的便利,然而线上的企业也不能够一味地依赖线上,它们也要走到线下来,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品牌的体验度。所以只有二者结合,才是未来企业的一种完美的商业模式。

企业该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无边界商学院》企业家思享会论道泉城

企业如何平衡做生意和做公益?

“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新时代企业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企业在生意和公益之间该如何平衡,二者是否存在矛盾呢?

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玉珏说,做生意和做公益其实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承担社会责任与使命。现有的制度下,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为:对政府负责。随着政府转变为企业服务的、公正的角色,企业更要注重公正守法、按时纳税;对员工负责,它是整个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对生态负责,现在的企业不能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企业的利益保障;对股东负责,企业需要盈利,以保证股东的利益;最后是对消费者负责,作为旅游企业,游客是上帝,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我们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只有公益和生意做到互为动力、助力,企业才能发展地越来越好,才会走得更远。

九如城集团是一家民营养老机构,在国内疫情发生时,九如城董事长谈义良和40多位员工赴武汉支援,谈到当时的选择,谈义良说, 企业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解决社会的需求,随着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为老人服务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需求。“养老就是公益,从事养老 12 年来,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个行业的不易,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未来将会成为社会的重大问题。”谈义良说,“如果一个企业参与到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过程当中,这就是最大的公益。”在疫情防控期间,谈义良与同行业的同事们担当了这样一个责任:让更多的养老院能够建立起疫情防控体系,从而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他表示,“这是我们的一个担当,也是我们企业家,我们的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就是真正的公益。”

圆通速递副总裁相峰说,有三句话特别能代表圆通在生意和社会公益之间的思考:第一句话是“客户要求,圆通使命”,在公司规模还小的时候,圆通就是通过满足客户的要求,提供快递服务,从而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第二句话是“做中国人的快递,让世界因我触手可得”,在公司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后,让中国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第三句话来自于一位一线的快递员,我特别想把这句话分享给大家,“我们风雨兼程,只为了您的那份期待”。

宋小菜的创始人余玲兵,曾是阿里的一名老兵,从光鲜亮丽的互联网企业转行农业企业创业,他认为公益是创办一家企业的初心,生意是企业经营的创新能力。每一个企业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公益企业,无论它大小、无论它在什么行业、无论它是传统的还是线上的,只要它有一个美好的初心,它就是一个公益企业,企业只要能创造就业、促进行业变化,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对象。另外,余玲兵说,要想把生意做得好,要想把公益持续下去,企业必须要经营得好,所以赚钱是一种能力,赚钱是对公益负责任的一种态度,而赚钱的背后就意味着一定要求新求变,才能够新新而生。

嘉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山东发展起来的企业,嘉林建筑总经理杜文忠说:“在初创阶段,你要做生意、你要赚钱,才能够让企业活下去,这个阶段我理解的是做生意。第二个阶段就是企业成熟发展阶段,这个时候我们的责任感和公益更多是面向企业和员工,面向我们企业员工的家属。这几年,公司发展迅速,企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如何去承担行业责任是我们现在自然而然思考的问题。去年在工商联牵头下成立了一个平台,核心是为了能够给政府出力,给百姓出力,给我们的行业出力,持续给大家做公益。”

参与讨论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于保平认为,企业做生意和做公益,本身就是一体的事情,只有把企业做大了,才有能力做更大的公益。“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生意这两个字也是源于古代的智慧,如果我们把生意做好了就可以做更好的公益,所以做生意就是做公益、做大生意就是做大公益,只要企业有一个公益之心,我们的生意就可以走得更远、更好,当然也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