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绿色企业 > 正文

天津静海:以高质量铺就“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未知 时间:2021-09-27 18:48 浏览量:

天津静海:以高质量铺就“绿色发展”之路 


9月27日,记者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静海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天津市静海区锚定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目标,坚持以产业平台为载体,持续加强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探索具有静海特色和示范价值的“绿色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巩固。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展路径更加明晰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据天津市静海区区委书记蔺雪峰介绍,针对静海历史形成的“一钢独大”、偏重偏旧的产业结构,静海区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编制了“1+N”高质量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优势产业绿色转型、集中布局、集群化发展。

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静海区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治。以发展绿色建筑为目标,通过补链串链强链,推动钢铁产业延伸提升,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构建形成了集研发、生产、物流、展示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为助力新兴产业引进培育,静海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搭建产业承接平台,累计引进北京疏解项目75个,全力打造天津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示范区,构建“静沧廊”(3+5)战略合作机制。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以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为载体,构建中西医“双航母”创新集群,全力打造健康产业创新区、健康生活先行区、国际合作示范区。通过积极拓展区域合作新领域,依托天津银隆公司,大力推进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节能环保产业配套集聚发展。以融商智能产业园为载体,培育发展智能智慧产业,有效填补了静海信创产业空白。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冷链物流为主导,打造服务京津冀、辐射三北的现代物流体系,有力提升了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十三五”时期,静海区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9%,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4%,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73家,区域经济实现了由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加强生态治理能力健全环境保护体系

静海区锚定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目标,重点推进“四个体系”建设。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体系方面,抓好沿河流水系、交通走廊和环镇村周边的绿化工程,积极构筑“东湖西林”大美生态格局。加强团泊湿地保护,全面提升林海建设管护和经营水平,构建天津西南绿色生态屏障;在加快构建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体系方面,以美丽静海建设为载体,完成农村饮水、户厕革命等“六村”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全域清洁化环境整治,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在加快构建集约永续的资源利用体系方面,静海区积极探索紧束条件下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利用新模式,严格控制用地规模,有效解决用地需求。积极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因地制宜推进光热、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利用。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努力构建降碳与减污协同发力的生态建设新格局;在加快构建绿色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方面,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区,抓好“八个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城乡生态环境水平。

重点强化三项措施完善健全政策机制

此外,静海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着力重点强化三项措施。在加强政策扶持上,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构建形成常态、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研究出台“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激励政策,不断开创生态环境建设新格局;在健全制度机制上,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控平台。加大对排污企业监管,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在强化监督问效上,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高水平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落地落实。

会上,静海区住建委、区生态环境局、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大气污染物精准减排绩效分级管控工作、合作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举措成效。

下一步,天津市静海区将继续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生态产业、资源利用、社会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发展”成为静海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