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科技创新 > 正文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系列谈|需求牵引科技供给 创新提升治理能力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7-31 20:57 浏览量: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陈建芳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系列谈|需求牵引科技供给 创新提升治理能力

聚焦海底科学和深海探测前沿,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在李家彪院士带领下,我所科技人员通过持续20余年联合攻关,突破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划界的技术难题,构建了面向全球大陆架划界的技术理论体系,为维护我国国家主权权益作出重要贡献,成果广泛应用于大陆架划界案的科学评估,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果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经过20余年持续攻关,在洋中脊硫化物的发现、探测技术、成矿规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我国深海硫化物探测评价技术体系,牵头完成的“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勘探区申请方案”,使我国率先获得1万平方千米国际海底热液硫化物勘探区,该项成果201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聚焦海底科学和深海探测的过程中,突破了深海近底探测、沉浮式地震仪研制、底质声学原位、无人智能探测等多项海底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成果获多项省部特等奖等科技奖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14亿人的现代化需求,对自然资源领域的科技支撑提出了许多新任务和新要求。作为部属科研院所、科技国家队的一员、科技供给方,我们要自觉瞄准海洋强国建设和部“两统一”履责需求,善于从重大应用场景中总结、抽象出理论问题,根据自然资源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倒逼科学原理的深入研究和重大技术的协同攻关。同时,要从国家长远需求出发,加强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以今天的先导性研究,创造未来的业务应用场景;以今天的前瞻性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更为高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建言,支撑自然资源领域治理能力的提升,努力争当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发挥科技先导作用,支撑近海生态环境监测预测与减灾防灾。海洋与台风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既是防灾减灾的国家重大需求,也是当前海洋与大气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我所陈大可院士团队利用新型海洋与大气观测手段,结合理论分析和海气耦合数值模拟,指出了台风对海洋“热泵”和“冷抽吸”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揭示了天气和气候尺度上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发展和完善了台风和风暴潮预报模式以及相应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成果获2020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并成功应用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中国气象局台风和风暴潮业务预报。
原标题:《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系列谈|需求牵引科技供给 创新提升治理能力》

围绕沿海地方需求,助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智慧港航建设。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我所顺应并积极响应自然资源部海洋管理工作的重心从以前的资源开发转向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作为“蓝色海湾”和“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技术支撑单位,高质量完成并成功协助浙江温州洞头入选2019年全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积极参与全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与技术标准的制定,作为技术总支撑单位,协助浙江舟山六横、温州瑞安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第一批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