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科技创新 > 正文

从关键指标看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5-13 08:59 浏览量:
 

截至目前,学界对于科技强国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系统论的视角,从国家创新体系的不同维度,开展国家科技强国建设需要的要素、能力、环境及网络关系等问题。学者们较多从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经验分析[],开展世界主要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可见,当前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定量解释我国科技创新向科技强国迈进的方向和路径等问题。本文基于《国家创新指数报告》研究结果,梳理我国面向科技强国建设还存在的短板,从指标发展趋势和潜力分析的视角指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近期和中长期努力方向。

从历史变化看,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加速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自2008年以来加速提高,从20%左右上升至2013年30%,2016年迅速大幅提高至42.7%。根据我国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末,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至50%,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推动我国迈入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行列。可以预见,我国高等教育将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图 2 中国和美国R & D经费投入规模(2005—2016年)  
2.4 “三方专利占世界比重”和“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PCT专利申请数”

近年来,中国专利产出大幅跃升,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第1位,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居世界第3位。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科技强国的地位取决于一个国家在全球创新价值链的位置。三方专利数占世界比重和每万名企业研究人员PCT专利申请数是反映国家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中,三方专利指在欧洲专利局(EPO)和日本特许厅(JPO)以及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都提出了申请的同一项发明专利。PCT专利申请是指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渠道提交申请的专利,根据PCT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为申请人向外国申请专利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径。

从关键指标看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图 4 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5—2015年)  

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中国科研人员的科学论文产出表现反映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知识供给效率较低,对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员投入不足。未来我国必须强化基础研究系统部署,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一体化,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表 2 世界主要国家国际专利数量

 
3.2 科研人员论文产出效率

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知识供给。每万名研究人员科技论文数反映了一国科研人员的知识产出效率。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论文产出快速跃升,中国SCI论文数量已连续8年排在世界第2位,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从研究人员的科技论文产出效率看,中国每万名研究人员发表国际科技论文数不仅远低于欧、美、日,甚至还低于印度。2016年,中国每万名研究人员发表国际科技论文数1 820篇,约为2005年的3倍,是产出效率最高的瑞士的1/4,美国的60%()。中国在40个国家中的排名一致处于落后位置,2016年排第36位,仅比2005年提高3位。同时,中国SCI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3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即单位劳动产出,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值来测度。劳动生产率综合反映了一国科技创新活动的经济发展成效和宏观影响,是决定一国经济是否具有未来增长性的标志性指标,体现国家从科技强到经济强转变的最终效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