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解析财智 > 正文

智慧社区—— 科技很贴心 生活更舒心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0-13 10:34 浏览量:
智慧社区—— 科技很贴心 生活更舒心

 

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因为戴了智能手环,最终转危为安。

一辆电瓶车忽然自燃,幸亏有实时监测系统,一场火灾免于发生。

一位女士对着垃圾箱眨眨眼,手机里出现提示,积分增加了。

这些都是发生在智慧社区里的场景。

今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建筑及居住区 第一部分: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再次引发人们对智慧社区的关注。

智慧社区有多智慧?当前智慧社区建设进展如何?

“保姆”24小时在线

智慧社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直击社区服务的痛点和盲点。

从居民准备进入小区那一刻起,“智慧”服务就开始了。

在山西省太原市某小区门前,王阿姨手推婴儿车向门禁走去。“嘀”的一声响,人脸识别成功,大门应声而开。

“以前手上拿着东西还要找钥匙,很不方便。”王阿姨说,小区有了人脸识别系统后,方便又安全。

征得居民同意后,不少智慧社区配备了人脸识别设备。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相比指纹和门禁卡,人脸识别能实现无接触式开门,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受到居民欢迎。

人进社区“刷脸”,车进社区可以“刷牌儿”。罗先生住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三一街区小区,他觉得,智慧小区很贴心。有一次,一位朋友来罗先生家吃饭,朋友进入小区之前,罗先生在社区APP中输入这位朋友的车牌号,门禁自动识别出这个号码并放行。

生活在智慧社区,居民更有安全感。

高空抛物因取证难,被称为“悬挂在城市上空的痛”。9月25日,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下起小雨。在高新区月牙湖社区,高空抛物智能监控系统运维工作人员正在测试雨雾天气下系统的运行情况。工作人员从29层扔下纸团,纸团立刻被高清摄像头抓拍到,后台系统精准标记出纸团掉落轨迹,并将告警信息发送给物业管理人员。目前,进行高空抛物追踪,已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

电动车上楼充电有引发火灾的隐患。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常阳永清城小区,“电动车禁入电梯管控系统”让电动车上不了楼。

电动车推入电梯后,电梯门不会自动关闭。乘梯人按下楼层按钮后,电梯进行提醒播报:“电动车进入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电梯已暂停运行,为了您和他人安全,请将电动车推出电梯。”电动车推出后,电梯才会恢复正常运行。

在北京市海淀区志强北园小区,偏僻的角落安装了声音识别装置,设定了对“救命呀”“抢劫啦”等关键词的识别,当有人遇到危险大喊“救命”时,5G摄像头即刻进行高分辨率的图像抓拍,同时将求救信息推送给民警。

生活在智慧社区,居民有了24小时在线的“保姆”。

管道漏水,智慧测流系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自动报修;垃圾桶有垃圾溢出,AI(人工智能)及时通知物业;办事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社区小程序里一查便知……

如何守护老人是很多智慧社区关注的重点。

6月10日上午,在河北省唐山市唐山高新区新景楼社区,74岁的独居老人王大妈正在小区广场上锻炼身体,突然,她眼前一黑,重重地跌坐在靠椅上。

趁头脑还清醒,她赶忙按下了智能手环的呼救键……短短几分钟后,社区工作人员和附近医疗养老健康中心的医生便赶到老人身旁。经过检查,医生判断,老人在活动筋骨时用劲过大,加之天气闷热,引发了高血压。由于干预及时,老人转危为安。

“多亏了这个小手环!”王大妈说。智能手环是新景楼社区专门为老年人配备的健康养老终端设备。手环与智慧社区大数据平台连接,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对老人进行定位和紧急救护。

除了智能手环,智慧社区还探索出不少守护老人的新方式。如,“未出门预警”。如果独居老人24小时没有出门,预警信息就会发送到社区网格员手机上。再比如,“未用电预警”。如果在用电时段老人没有用电,后台系统也会发出预警信息。

智慧社区正在努力构建“无处不智慧”的生活场景。

吉宝·季景峰阁小区是天津市的一个智慧社区。在这里,很多看似普通的东西都蕴藏着“大智慧”。

社区花园中有一条200米的健身步道。居民可自愿在跑道的起点和终点位置“刷脸”,沿途的摄像头通过心率监测、微表情感知等方式,对居民的运动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居民进行运动健身。

小区的智能座椅配备了Wi-Fi和感应充电装置,并搭载AI语音助手。居民在座椅上休息时,可与语音助手聊天,询问天气、菜价等生活信息。

参与该小区智慧社区建设的特斯联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跑道、座椅、路灯、停车、垃圾分类……各个细分场景都实现了智能化。AI算法对这些场景下产生的数据进行智慧化演进,最终形成整个社区的智慧升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