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解析财智 > 正文

疫情之下,智慧医院如何建设?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4-07 10:45 浏览量:
疫情之下,智慧医院如何建设?



 

记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院是救治患者的最前线,同时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王辰院士提出了建设方舱医院的建议,使之成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战场之一。如今回头来看,传统医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哪些亟待解决的“短板”?

李永奎:此次疫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医院是整个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国家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也凸显了医院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重要角色,可以说是此次战“疫”的主战场和前线阵地,一线医护人员也是这次战“疫”的“头号功臣”。

此次疫情的防控难度史上罕见,可以说是一场极限挑战,任何一家医院、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都几乎无法单独应对,需要更大范围的资源调度和联防联控。

此次疫情暴露了目前医院运行管理模式的缺陷,那就是各个医院之间如何协同配合,形成更高效能的医院网络体系,从而发挥“集团军”优势来应对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暴露了目前医院的一些短板,包括快速应急响应能力、资源调配能力、平战结合和转换能力以及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韧性能力等,也就是医院如何在疫情突发时快速摁下“切换键”和“加速键”,而现有重要医疗服务又不能摁下“暂停键”。

最近几年,医院建设投入很大,软硬件设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相对于庞大的医疗需求而言仍然不足,离高质量的服务要求差距更远。疫情期间,一些医院由于设计标准较低,难以通过改造达到防感染要求;医疗资源不足和手段落后,导致一些医护人员“裸奔逆行”或者频繁暴露在高污染区域;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在疫情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都是疫后需要继续弥补的短板。

记者:疫情后,如何提升医院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

李永奎:现在大家都在谈复盘,显然由于全球疫情的变化,防疫形势依然严峻,新的情况还可能发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开始总结或者反思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也就是开始思考疫后如何提升医院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给医院十四五规划甚至更长远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由于我们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韧性(resilience)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词。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提出,为应对未来风险,医院需要具有更安全和更韧性的能力。

综合的医院韧性能力应该包括:一是医院本身对突发事件的承受、吸收、反应和恢复到最初状态的能力;二是医院不仅要具备承受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还能维持和扩大医疗服务能力以响应突然急剧增长的病人需求;三是包括对意外挑战的适应能力,恢复正常状态的灵活能力,以及汲取经验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能力。

要提升医院应对重大疫情的韧性能力,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工程系统,需要提升医院功能系统的快速调整和弹性扩容能力,这在疫情发生的初期非常关键;二是医院系统,需要提升医院服务系统的快速响应和应变能力,这对应对中等规模的疫情需求比较重要;三是医疗系统,需要提升医疗系统的复杂性治理能力和领导力,这一韧性能力是决定一个城市、地区甚至国家能否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爆发的全局性能力。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一个更为智慧的“内核”来支撑。

记者:疫情期间,各大互联网医疗机构,比如阿里健康、腾讯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医联、丁香医生等平台都开通了在线义诊,缓解线下压力,减少交叉感染。请问,线上医疗会不会成为今后医疗领域的一大趋势?

李永奎:有人说此次疫情期间,医院摁下了“暂停键”。这说明平时很多病人并不需要去医院,医疗资源大部分被无效“挤兑”了。这一观点虽然有些片面,但也反映了一个事实,有些医疗服务确实可以通过线上解决,这几年大力发展的互联网医院在关键时刻帮了大忙。不过,现在就得出“线上医疗的春天已来”还为时尚早。

但也给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缓解医疗服务压力不能以实体医院的规模扩张来解决,应该向互联网“问路”,通过创新方式来疏解大量病人“跑大医院”所带来的集聚服务压力,这对医院和病人来说都是双赢好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