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杰出华人 > 正文

跨越风雪山川的测绘兵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2-05 19:18 浏览量:
跨越风雪山川的测绘兵


一场冬雪过后,连绵起伏的牦牛岭被白雪覆盖得严严实实。雪后的大地银装素裹,雾凇挂满枝头,仿佛玉树琼枝的冰雪世界,尽显高原密林的独特风光。
新兵律文博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第一次看到这无边无际的雪景,便从心底爱上了高原。而对于三级军士长李守阳而言,林海雪原已经成了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嘟嘟嘟……”吃过早饭后,一阵哨音在驻地响起。寒风吹彻,片片鹅毛大雪伴随着山风飘落。即便是这种恶劣天气,官兵还是迅速穿戴好装具,携带测绘工具登车。今天,他们要打一场硬仗一一野外测量。
对于测绘兵而言,野外测量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同时也是获得战斗发射数据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需要他们“走到、测准”,只有把每一个数据测精准,才能为战斗发射演练提供有力的点位支撑。
一年之中,这里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下雪。高原冬季更加寒冷,路面结着厚厚的冰,冰上又覆盖了新雪,车辆在上面行驶很容易打滑,驾驶员将这种路段称为“暗冰路”。
李守阳从新兵开始就从事测绘工作,同时,他也是一名驾驶员。旅队的所有阵地点位李守阳都已经走过几百遍,点位周边的山石早已刻在他的脑海中。即使是这样,面对“暗冰路”,他仍然感到很大的压力。
驾驶员们努力睁大双眼,打起精神紧盯着路面,却依旧无法看清前方的路。李守阳知道,一旦遇到这样的天气,“暗冰路”带来的危险也会增加,此刻必须小心前行。
车辆行驶到一条冰河前,大雪已经覆盖了去往阵地的道路,要想顺利完成今天的阵地测量任务,必须蹚过冰河。官兵迅速下车,换上雨裤后呈一线排开,用背包绳做成一条安全绳,系在了腰部。
李守阳背上三脚架,一边带头探路,一边提醒大家小心脚下。律文博第一次面对湍急的冰河,心里难免紧张,动作也有些迟缓。身边的老兵对他说:“等穿过这段冰河,前方出现的山路就是今天巡线的唯一通道,那旁边有一个像月亮的小湖名叫月牙泉,有一座山叫牦牛岭,比咱们驻地的雪山还要漂亮。”
律文博点点头,紧紧跟在老兵的身后。虽然穿了雨裤,但冰冷刺骨的河水,还是让律文博忍不住打着冷颤。
过了冰河,视野更加开阔。牦牛岭和月牙泉相依相伴,高山积雪融水汇聚而成的月牙泉,犹如一弯新月,清澈见底、晶莹透亮,四周尽是皑皑雪原。
当律文博沉浸在眼前美景中无法自拔时,李守阳拍了拍他的肩膀,将他拉回现实。李守阳告诫律文博,此行要对多个点位数据一一测量,虽然路上能欣赏到月牙泉的美丽,但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正在观测数据的测绘兵
雪越下越大。一行人来到一处山脚,雪已经没过脚踝。官兵的队伍成线形,每个人都踩着上一个人的脚印,这样可以节省体力。随着海拔越来越高,律文博大口喘着粗气,脸色慢慢发紫。这里海拔已经接近4000米,空气含氧量不到平原的70%。战友发觉律文博状态不对,立刻拿出便携式氧气罐给他吸氧,律文博的症状才慢慢缓解。
天色说变就变,牦牛岭的谷口起风了。山风肆虐,卷着雪花发出阵阵咆哮。风雪遮住了前方的道路,冰冷的雪顺着官兵的衣袖钻进衣服里。“大家把鞋带系紧,三口扎紧!”李守阳大声喊道。
雪越下越大,为了保证仪器不受损伤,李守阳脱下大衣盖在上面,3个人轮流抱着仪器,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呼啸的风雪。
经过40多分钟徒步行军,这群测绘兵肩扛手提,相互扶持,终于沿着陡峭的山坡到达了测量点位。卸包、组装、调试……测量仪在场地中央笔直地立起来,测量镜头折射的光芒穿透冰冻的空气,一场阵地测量战就此打响。
这时,李守阳想起自己第一次跟随班长测量阵地数据时的情景,不由心生感慨。他问律文博:“累不累?”律文博拍拍胸脯说:“不累。这次任务下来,我也是战胜风雪的勇士了!”
山谷间回荡着笑声,让战友们忘了手上、脸上的刺痛。转眼间,数小时不间断的测量已经结束。大家迅速整理数据,复盘任务,更正误差,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李守阳核对完数据后,干裂的嘴角上扬,满意地说:“数据精度符合标准要求,收队!”
一行人在风雪中返回。到达驻地时,天已经黑了,饥肠辘辘的测绘兵们烤起了红薯,香甜的气味驱散了寒冷。凛冽的寒风拍打着帐篷,此刻,夜幕降临,群山无言。突然,一颗流星悄然划过夜空,律文博打开自己的日记本写下了一段话:有苦不言苦,苦中有作为……
又是一个崭新的黎明,测绘兵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他们又一次列队出发,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一个个如山般的背影。此刻,晨曦初露,照亮了远处连绵起伏的雪山,把一片诗意的祥和抖落在高原之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