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杰出华人 > 正文

北宋名人苏轼、王安石这人之间什么关系?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0-24 10:11 浏览量:
北宋名人苏轼、王安石这人之间什么关系?



前段时间热播的《清平乐》让北宋男子天团好好出了一场风头,而谈及北宋名臣,就绝对越不过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四人。这四位名臣时而亲如手足,时而针锋相对,期间的爱恨情仇,就算拉出来讲个一天一夜也不为过。

欧阳修VS王安石,恩师变政敌

要论年纪和身份,欧阳修在四人中可谓是榜首。他生于1007年,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世人因此称他为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曾当过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王安石就是他的门生之一。身为文坛大佬、政界领袖,欧阳修对真正有才华的年轻人是很有好感的,他发现王安石这个人才华横溢,就乐呵呵地和王安石互赠诗文,完全不管自己的身份地位超过王安石几个档次。他赏识王安石,就把他推荐给韩琦,帮王安石在政坛上立稳脚尖。王安石也是个知恩图报的,所以他最初和欧阳修也有一段“蜜月期”。

但再好的关系碰到变法上也不好整。王安石看到北宋朝廷快要到崩坏的边缘了,心里那个着急,恨不得一天上三次书让皇帝支持他变法。好不容易皇帝愿意支持他变法,王安石正春风得意,结果又遭到了守旧派的攻击。欧阳修身为他亦师亦友的人,在他跟守旧大臣“殊死搏斗”的时候不仅不帮忙,还对新法颇有微词,这让王安石就很不乐意了。

欧阳修晚年对政事的看法偏于保守,虽然心里也觉得改革是有必要的,但他更倾向于在科举上改革,所以他不支持王安石变法。他和王安石谁也说服不了谁,政见不同,这关系也就僵住了。

王安石vs司马光,永远的相爱相杀

要说王安石和司马光,那可是北宋朝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只要他俩一同上朝,他们的同事就会拍着脑门唉声叹气,忧心今天到底要争执多久,还来得及赶回家吃晚饭吗。如果北宋朝堂像火车上那样拿个大喇叭喊着“花生、瓜子、方便面”,说不定中立派的大臣都已经喜滋滋地开始吃瓜了。

其实说起来,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争执也是因为政见不同。王安石是变法派的领袖,司马光是保守派的老大,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北宋其他政治集团的利益,而作为既得利益者,司马光肯定不能坐视王安石一派动他们的蛋糕,所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就只能和变法派死磕。

但王安石变法有宋神宗支持,司马光再头铁,也刚不过皇帝。但他本着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持之以恒地发挥他身为台谏“风闻奏事”的功能,坚定不移地对新法进行干扰,王安石在家里气到跳脚,连“流言宗主”这个外号都给司马光取出来了,也没能阻止司马光的挑事之路。后来王安石倒台,司马光上位,他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了王安石新法,让王安石十多年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不过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在政治上是一对死对头,但两个人私交还是不错的。毕竟大家都是同事,也擅长文学,共同话题还是很多的。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俩人,还真就是上朝针锋相对——今天这里你我必须躺一个,下朝亲如手足——今天我又写了新诗,你快过来康康。

欧阳修vs苏轼,感天动地师生情

要说欧阳修和苏轼的结识啊,还得从一场乌龙事件说起。欧阳修有个徒弟叫曾巩,这徒弟可了不得,文采斐然。欧阳修去当了科举的主考官,批卷子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答得特别好,欧阳修心想:“这卷子答得这么好,肯定是我徒弟写的,评成状元都合适。但我是他老师,我给他打高分,人家说我徇私舞弊怎么办,只能点成第二名了。”欧阳修忍痛给卷子打了低分,结果成绩一出来,榜眼是苏轼,得,批错人了。

欧阳修心里过意不去,就一直提携苏轼。苏轼这个人别的不说,人还是挺豁达的,所以他也不计较自己没中状元这回事,而且欧阳修是他一直以来的偶像。欧阳修和苏轼年虽然相差三十岁,但两人志趣相投,又都是性情中人,最后就成了一对忘年交,两代文宗相继完成了北宋诗文的革新,成为了后世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vs王安石vs司马光,北宋知名墙头草,在哪都讨不了好

要说苏轼啊,那可真是北宋朝堂的一朵奇葩。他前期支持保守党,谁说要变法他就跟谁急;后期支持变法派,结果人变法派又看不上他这根墙头草。

能被称为“宋四家”之一,苏轼才华是毫无疑问的,他不仅是一代词人,还是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美食家。而且苏轼在政治上也还算有作为,他是历史治水名人,苏公提就是他的功绩。但苏轼此生确实一直郁郁不得志,因为他这人年轻气盛,自己才初出茅庐,就敢反对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他不被贬谁被贬。

结果后期他又暗讽朝廷让他这样优秀的人都只能在穷酸地方郁郁不得志,还“背叛”守旧派,转而支持改革派。苏轼如此作死,惹得龙颜大怒,要不是王安石上书让皇帝勿忘祖训不杀言官,恐怕早就下了地府了。

说到底,苏轼这人就不适合当官,政治勾心斗角,哪里是他一个直性子玩的转的。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同列“唐宋八大家”,司马光虽不在其中,但一本《资治通鉴》就已经证明了他的本事。他们四人均是文人,而文人才最懂文人,要不是因为政见不同,想必他们完全会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