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和谐民生 > 正文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信息网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7-06 11:22 浏览量:

二是加大惩戒力度,强化执行措施。针对涉民生案件工程款执行难、被执行人资产查控难等问题,建立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台账,随时关注涉民生案件的执行情况,实现案件动态跟踪管理。充分运用罚款、拘留、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出境、限制消费等措施,加大对规避、抗拒执行行为的惩戒力度,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截至目前,涉民生案件已公布失信被执行人22人,限高43人,4人被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案款364.13万元。

三是灵活工作模式,优化执行服务。针对涉民生案件申请人对执行程序不熟悉、执行标准不了解等问题,设立执行事务接待处,安排执行干警在执行事务窗口值班,负责法律释明、程序引导等工作,耐心解答来访群众关于执行立案、执行实施的相关问题、对不能解答的问题,通过及时查询执行案件办理系统告知承办人联系方式,让来访群众的问题得以解决。通过高效运用执行信息查控系统,充分利用查控系统第一时间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还通过“执行+网格”模式,由各乡镇(街道)的网格员协助法院查找被执行人下落、财产线索等;以“线上+线下”模式构建起对被执行人财产查控的“天罗地网”,为申请人追回劳动报酬74.66万元,其中农民工劳动报酬36.39万元。

四是提供司法救助,传递执行温暖。针对因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申请人面临生活困难的问题,古蔺法院立足司法职能,传递司法温度,充分发挥涉民生案件司法救助机制的作用,为困难的申请人提供司法救助。截至目前,司法救助13人,救助金额19.4万元。

为深入推进队伍教育整顿,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古蔺法院不断加大对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力度,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有效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一是畅通绿色通道,提高执行效率。针对涉民生案件申请人执行到位愿望迫切、涉众涉稳压力大等问题,坚持优先立案、优先执行、案款优先发放的原则,对标的金额在7万元以内的涉民生案件开设绿色通道,由简案团队负责,做到当天立案、当天移送、当天办理,实现“执行通知、网络查控、入户调查、司法惩戒、执行公开”等工作同步开展。截至目前,涉民生案件执行平均用时32天,同比缩短58.97%,执行案款均在期限内发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