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和谐民生 > 正文

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6-27 17:34 浏览量:

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记者文远竹、赖伟行、 雷坤、 潘勤毅、 刘旦、刘文亮

  邓维龙:

  记者:作为一名女性,能够走到今天,您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看法?

  2001年,陈用志离开生活和工作了50多年的顺德,前往清远履新,一年后升任清远市委书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陈用志表示,近年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清远已经从原来全省排位中位居“副班长”的欠发达地区,跃升为山区发展的排头兵,经济发展速度在山区市中实现5连冠。

  万庆良说,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编制实施粤东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大对粤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在重大项目布局上对粤东地区多一些倾斜。

  记者:您在阳江主政多年,对阳江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既要小康又要健康

  邓维龙:从地方到省里工作,范围和视野更宽了,责任更重了。我原来在地方一线,现在去省人大工作,要调整好、适应好这个转变。在工作中要坚决贯彻好省委的工作意图,拥护省委的领导,认真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职责,按照省人大分工做好本职工作。

  陈用志认为,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工业集中做大做强,同时抓好对农民的培训,要解决劳动者的福利和待遇问题,才能让人民享受到工业化的成果。为此需要着力发展教育,用工业化的理念办规模学校。

  进一步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强镇、村基层文化建设。

  注重民生义不容辞

  陈小川:

  具体说来,“一把手”要带好班子,管好队伍,理清思路,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人家问:“共产党员是怎么样的?”“一把手”敢于说:“看我!”

 

  陈小川:我觉得这是阳江268万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阳江各套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心系阳江。

  陈小川:阳江是个美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阳江位于粤西走廊的中段,是珠三角和粤西之间的桥梁。阳江前段时间打掉两个大的涉黑团伙,为以后加速发展扫清了障碍。阳江下一步将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培育物流市场。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记者:对于这次当选有什么感想?

  我长期在基层工作,身上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百姓情怀,对困难群众的疾苦体会很深,人们称我是“农民的书记、百姓的书记”。今后去省人大工作,我仍将认真倾听百姓呼声,将最基层群众的要求、呼声反映上来,注重民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万庆良:

  陈用志: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现在关心的问题是怎么样落实科学发展观,怎么样提升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去年底,刚刚参加完党的十七大的陈用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自我完善勇于追求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义之一,是各级领导奋斗的目标,也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陈用志对本报记者说,对于广东欠发达地区来说,首先要通过工业化的带动使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赶上全省的平均发展水平,“快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快就万万不能。人家走一步,山区就要走两步、三步。”

 

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邓维龙:“我曾去过安徽一个清代的古村落,那里出过封建社会的不少官僚,有一户人家有副对联。上联是:“吃老百姓饭,穿老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是:“任一官莫骄,免一官莫馁,别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说明在我们国家,“一把手”很重要。

  本报记者:您曾担任过茂名、湛江、珠海等地方的“一把手”,回顾过去的工作,您有何体会?

  图/信息时报记者陆明杰

  本报记者:您从地方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有何新的打算?

  昨日,新当选的三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维龙、陈用志、陈小川,新当选的副省长万庆良分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们畅谈在各市的工作体会,展望新的工作目标,表示要在新一轮解放思想中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我在阳江多年,我非常看好阳江的未来。阳江已经搭建好大发展的平台,从明年开始即将进入快车道,相信离腾飞期已经不远了。

 

  

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万庆良表示: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小康,又要健康;多创造环保型的绿色GDP,不要污染环境的红色GDP。我们要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节能减排,管好三江水质,关闭污染企业,把好新上项目,搞好植树造林。同时,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国土资源,坚持投资额与用地规模相挂钩,向集约要土地、向空间要土地、向科技要土地。

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