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和谐民生 > 正文

浙江代表关注民生关键小事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5-27 12:57 浏览量:
 浙江代表关注民生关键小事


     一双公筷、一只垃圾分类桶、一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它们牵动着万家灯火,关系到百姓生计和民生改善。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无论参会履职还是在会议间隙,我省全国人大代表都特别关注民生“关键小事”。

  一双筷,能否撬动分餐制

  5月26日在驻地餐厅吃早饭时,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代表和记者聊起了“筷子”。

  这次到北京参会,有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带来了公筷公勺,利用会议间隙推广宣传。而这,也是刘锐代表关注的话题,她提交了使用公筷、推广分餐制的建议。

  引发她思考的是,政府工作报告里“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这句话。

  “使用公筷、推广分餐制的建议,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身为科研人员的她,严谨地分析着合餐制的利弊:优点是拉近关系、满足人们对食物多样性需求;弊端是容易传播疾病,造成食物浪费,浪费就会影响环境卫生。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

  刘锐代表认为,分餐制并不是没有基础。当下,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分餐制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一些政府部门和高校率先在内部餐厅推出了套餐制的公务接待制。

  刘锐代表在调研中注意到,我国的中餐餐饮行业大多只提供桌餐服务。一些酒店或餐厅提供的所谓分餐服务,只是每个菜品上放置分食用汤匙。因此,她建议,除了积极提倡公筷,餐饮业应该普遍提供套餐制等形式的分餐制服务,有关部门还应制定政策和相关标准,推动餐饮业实施分餐服务,推动分餐制普及。

  一只桶,如何分得更精准

  “对于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你有什么建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省侨联副主席陈乃科代表做起了“抽样调查”。

  不仅是抽样调查,他还在空余时间了解了浙江代表团驻地的垃圾分类情况。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修改完善他这次带来的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

  让陈乃科代表印象深刻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中,特别提及“垃圾处置”。他说,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社会共识并取得明显成效,以浙江为例,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全省生活垃圾增长率从2016年的12.2%下降到2019年的0.7%,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85%,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不过,他曾在一个设区市做过调研,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自觉执行率远低于知晓率。究其原因,27.6%的人认为“分类过于复杂”,18.1%的人认为“对于垃圾分类标准不清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