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和谐民生 > 正文

持续推进“惠民生”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8-25 10:17 浏览量:


  开展“三社联动、情暖基层”行动。扎实推进“三社联动”试点建设项目,依托泥河镇柳叶社工服务中心,以田集街道菊苑社区为平台,通过培育社会组织、开展专业服务、实施公益创投等,引导居民自觉、自主地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共备案成立社工组织2家,孵化志愿组织9个,共开展大小活动50余次。

  完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关爱制度措施。以泥河镇为试点,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了农村老年人关爱“三项制度”落实。开展了残疾人、特困供养人员、贫困户“三类”老年人需求入户评估工作,根据老人需求制定一户一方案,实施适老化改造项目,截至目前,10户符合条件的三类老年人适老化改造项目已全面完成。为84名75岁以上城市户籍低收入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潘集区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工作制度和运行规则,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对全区182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摸底排查走访,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台账,明确关爱帮扶责任人。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加快推进田集街道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引入社会化力量加强敬老院建设管理。继续实施敬老院三年提升改造计划,芦集镇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新增护理型床位40张。夹沟、贺疃敬老院改造提升也已完成现场勘测工作。加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安全生产等方面监督检查,上半年对全区所有养老机构开展全覆盖督查检查4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6个。


  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牵头制定,推动建成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制度完备、高效顺畅的社会救助新格局。在古沟回族乡、祁集镇试点开展低保特困审批权限下放,优化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审核审批工作流程,切实方便人民群众,提高了救助效率。

  中安在线淮南讯:记者日前从潘集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潘集区民政局印发《潘集区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落实方案》,多举措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




  加快三级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启动区级养老指挥和日间照料中心改造工程,现已完成图纸设计,即将开始实施。建设完成高皇、祁集两所镇级养老服务中心,芦集镇芦集村、泥河镇黑土李村等7家村级养老服务站,三级养老服务中心(站)建成后,能为当地老年群众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低偿提供助餐助浴服务,极大提升老年人生活水平。
  提升社区社会工作水平
  强化行业协会商会监管。加强小微企业帮扶,为企业减负担,联合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管局对有关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降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督促各商会、协会规范会费收取标准和程序,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制定落实减免收费具体措施。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刻认识减税降费的重大意义,自觉主动减免部分经营困难会员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微企业的会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落实困难群众生活保障

  及时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标准提高等各项保障政策,截至7月底,累计救助城乡低保81330人次,发放救助金3815万元;特困供养14750人次,发放救助金973万元;孤儿834人次,发放救助金92万元;残疾人63700人次,发放救助金406万元;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6人,发放救助金5600元。
  加强“一老一小”关爱保护
  潘集区民政局将继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从困难群众入手,从最突出问题抓起,创新推出一批为民惠民的实招硬招,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谭敏 记者赵中坤)


  开展社区“万能章”专项治理。潘集区制定《关于开展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摸底工作的通知》,开展“社区万能章”专项治理,确立了第一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及办事指南”,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