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商业银行如获券商牌照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6-29 14:43 浏览量:
商业银行如获券商牌照


  中国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欲以此来打造“航母级”券商,以应对金融开放的新局面。该消息也引起市场的强烈关注。个人以为,如果商业银行最终能够获取牌照,券商行业将会迎来大变局。

  针对媒体的报道,证监会回应称,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场通报。发展高质量投资银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发展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进和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关于如何推进,有多种路径选择,现尚在讨论中。证监会的回应既不肯定商业银行获取券商牌照事宜,但也没有否定媒体的报道,看似模棱两可,其实与证监会此前的表态是一致的。

  2015年3月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曾公开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商业银行在风险隔离的基础上申请券商牌照的制度和配套安排,但政策落地尚无明确时间表。这说明,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早已进入证监会的议事日程。至今没有成行,却也凸显出证监会非常审慎的一面。

  随着今年4月1日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外资进入基金、证券、期货等行业的大门已经开启。从证券行业看,外资从入股券商,到如今外商独资券商的出现,在见证着金融业不断对外开放的同时,对于内资券商所产生的压力,以及所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毫无疑问都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券商行业而言,存在两大明显的短板,首当其冲的便是券商行业还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2004年前后的券商行业整顿潮,所取得的成果是不容置疑的。券商运作更加规范,风险意识更加强化,在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的背景下,券商行业逐渐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以前频现的行业性亏损也不再出现。可以说,目前的券商,处于制度与政策庇护下,这显然并非好事。

  而业务同质化严重,正是制度与庇护的必然结果。虽然监管部门对券商实行分类监管,且评级的结果,也会对券商的业务开展产生影响。但对于整个券商行业而言,各券商甚至是头部券商创新能力不足,优胜劣汰机制没有真正形成的格局仍然存在。这既不利于券商行业的发展,也明显不利于券商做大做强。

  “航母级”券商的缺乏,则是国内券商行业的另一大短板。目前内资券商数量虽然已超过百家,但其体量也只相当于美国的高盛公司,也折射出即使是像中信证券这样的头部券商,在高盛面前是多么的“小”。如果从市场影响力与话语权方面来看,则差距更加明显。

  随着更多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市场,内外资券商博弈的格局将不可避免。内资券商虽然有本土优势,但外资券商在经验、管理、内控,以及业务创新与人才培养、储备上具有优势。外资券商深耕中国市场的时间越长,内资券商所面临的压力将越大。

  此时,内资券商的做大做强就显得尤为重要。券商行业间的兼并重组,特别是头部券商通过不断进行收购兼并,无疑是其中的一条捷径。像中信证券能够成为头部券商,与其多年来一直推行的收购兼并策略是分不开的。

  另一方面,向具备强劲实力的行业或单位发放券商牌照,无疑亦是不错的选择。像我国的五大行,均堪称“世界级”的银行,无论是从规模、体量、盈利能力等方面看,均具备打造“航母级”券商的实力。特别是,五大行营业网点众多,业务布局趋于完善,群众基础雄厚,客户资源丰富, 虽然短期内,在人才、薪酬激励、专业能力上还无法与头部券商相比,但假以时日,银行系券商的优势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打造出“航母级”券商并非没有可能。

  银行系券商的出现,无形中会进一步加剧券商行业的竞争,也会改变券商行业的生态。对此,国内券商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