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宋代茶是如何实现商业化的?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1-28 19:01 浏览量:
宋代茶是如何实现商业化的?


 
撵茶图

撵茶图

北苑与精英书写的宋代茶文化
 
虽然迨至宋初,茶已是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日常必需品,宋代茶文化史主要还是由精英来书写。商业和精英品位的交汇在福建尤为清晰可见,例如闽西北许多烘制茶叶的“官焙”,尤其是建安和建溪地区,虽名为官焙,实为私人所有。这些官焙重质不重量,因此制成的茶饼一直很少。同样地,在福建茶区,采茶不是粗放的劳作,而是一桩精细活——采茶工用指甲而不是手指采摘嫩芽,以免人的汗水薰渍珍贵的幼芽。
 
位于建安的北苑是宋代地区性茶业中名气最大的地方。因为现存有许多对北苑的描述,也因其为宋代皇帝提供茶叶,因此如今北苑一地广为人知。所以虽然北苑的经济意义远不如其他产茶区,我们对这个相对较小的御茶园的了解反而多于周围的其他许多茶园。
 
北苑一地如何崛起,名冠天下?10世纪30年代,统治南方闽地的王家征用了建州东南的一片私人茶园。943年南唐扩大了这一地方并名之为“北苑”。宋代历史学家的故事说,南唐把他们控制之下的所有茶叶产地都收归国有,强迫六县百姓在这些茶园服劳役,因此当北宋得其地后,除了北苑,“俱还民间”,自此唯有建安一县居民仍需服劳役。
 
至993年,北苑已包括建溪东部支流沿岸诸山,绵延约20里,有25个茶园,三四十个负责茶叶初制的小焙。因茶叶采制需精工细作,北苑主事者很快不想再用那些未经训练的夫役,而开始雇用茶工。至淳熙年间(1174—1189),数千名住在北苑的茶工已日支钱七十,伙食免费。元朝建立后,北苑官焙被废止,但是建安蜡茶仍应上贡朝廷,直到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以其劳民”下令罢造团饼茶。因为制造北苑贡茶的技术和知识一直没有传播到建安以外地方,所以独特、昂贵的蜡茶永远失传了。
 
宋代商品茶主要有两类:一曰片茶——既有常规的团饼茶,亦有蜡面茶;一曰散茶。在北苑,制好的茶被放入模子,压成印有龙凤等华丽的皇家标志的小茶饼。这些团饼茶的制作众所周知地费钱费时。首先,采茶时只采最小的芽头——因此做成一饼茶需要成千上万个芽头。芽叶的数量决定了茶叶的等级——只选用一芽一叶(上等)或一芽二叶(中等)者。在蒸茶之前茶叶要洗四遍,洗到绝对干净。蒸茶是个细致、一丝不苟的过程——过熟则色黄味淡,不熟则颜色青,茶味有草木之气。随后将蒸过的茶叶冷却,榨出多余水分,连夜又入大榨出其膏。压榨茶的目的是确保制成的茶不会色暗味涩。第二天,将压过膏的茶叶放入研钵内,加水用杵捣成糊状,然后倒入印有精美图案的模子。茶叶经模塑后,先烘干,后焙烤,再以沸汤反复熏蒸,接着用小火使其慢慢干燥。之后又用烟焙茶,烟焙的过程非常漫长,薄的茶饼需6至10日,厚的则需10至15日。焙火既足,茶饼先略微蒸过,然后迅速用扇子扇凉,这样茶饼就能色泽光亮,故而这类茶又名“蜡茶”。
 
有些茶饼在制作时会加入非常昂贵的成分如“龙脑”,以助其香,很有影响的宋代茶书作者蔡襄(1012—1068)曾批评这种往茶叶里掺杂其他东西的做法。茶饼有不同尺寸(径一寸五分至三寸左右)和颜色——青黄紫黑,也有暗示其形状和昂贵的品名,如“金钱”“寸金”“无比寿芽”“万春银叶”“万寿龙芽”之类。这些茶饼像奢侈品那样包装起来,装在竹或铜、银器物里,然后裹以箬叶、绫罗。这些珍稀、昂贵的茶饼的仿制品非常猖獗,流传至今的《品茶要录》仔细地指导读者如何辨别真伪。
 
说明宋人品茶水准之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或许是宋徽宗(1101—1126年在位)撰于1107年的名作《大观茶论》。从下文不仅可以看出当时仿制茶饼之盛,也能看到宋徽宗茶艺之精,以及对茶叶培植实际情况了解之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