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创业故事 > 正文

中国创翼 创业故事第15期|憨刀泥塑宋楷战: 点泥成金 塑泥生命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7-08 11:14 浏览量:

图:憨刀泥塑作品

杨洁:北大科技园投资总监

憨刀泥塑项目

2006年,宋楷战重新拾起了泥塑手艺,也就在同年,浚县泥咕咕被列入中国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对旁人的质疑,面对资金的压力,宋楷战也曾有过彷徨无措的时候,但对泥塑浸入骨髓的热爱促使着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梦。泥咕咕拥有悠久的历史,其花纹图腾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部落文化,宋楷战觉得这样一门手艺应该被更多的人知晓,他开始考虑将泥咕咕的制作编篡成教材,让喜爱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人可以通过这本教材了解到泥咕咕。宋楷战带着自己的想法找到多位大学老师,向他们讲述泥咕咕的文化、村子发展现状等等,并邀请这些老师带领学生到村里参观、学习制作泥咕咕,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泥咕咕的知名度,也集结了一批村里制作泥咕咕的能工巧匠。

6_副本.jpg

在2016年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农名工专项全国总决赛上,来自河南的宋楷战凭借着他的“憨刀泥塑项目”获得了优胜奖的荣誉。最初参赛的时候,宋楷战仅仅是抱着通过大赛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河南浚县泥咕咕工艺的想法,能得奖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说起这次参赛的感受,宋楷战说:“参加创业大赛,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对我来说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一些专家的意见,他们对于文化产业有自己的专业认识和理解,给了我很多启发。”

赤子之心不忘信仰

憨刀工艺现已成为全国各大美院的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已接待了全国各地美术院校8万多人,每年授课及接待创收10多万元。仅销售泥咕咕作品一项年收入80万元,授课就餐每年增加收入50万元左右。公司产品被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多国博物馆收藏,并远销美、德、英、日、新加坡、俄、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4月,宋楷战成立了河南憨刀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总规划占地面积60亩,拥有手工作坊30个,艺术烧制窑炉20座,员工60多人,其中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工艺美术师1人,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咕咕省级传承人5人,市级传承人11人,国家级民协会员5人,省级民协会员20人。园区由憨刀泥咕咕博物馆,传奇环境设计工作室,休里文化会馆,憨刀泥咕咕加工基地四部分组成。该园是集泥塑创作,民间工艺美术展厅、泥塑作品销售和餐饮文化为一体的休闲环境,是一处最具文化特色的产业园,是一所能赏文化、品文化的旅游胜地。

  ——憨刀工艺创始人宋楷战

少年时期的宋楷战常常帮着父母做一些简单的泥塑,长期耳濡目染下逐渐对泥塑制作产生了兴趣,彻底迷上了泥咕咕。然而父母并不支持宋楷战专门学这门手艺,他们觉得泥咕咕不过是一个小玩意,做泥塑是不会有出息的。面对现实条件以及家人反对的重重压力,宋楷战终于被说服了,背上行李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虽身在异乡,但宋楷战的心绪时常被故乡的泥土萦绕,说起对泥塑的感情,宋楷战认真道:“我好像已经离不开泥土,从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喜欢,现在我能感觉它已经融入了我的身体。有时做出一件新作品,仿佛能听到它们在向我道谢,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件,而是有了生命。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泥土沉默地躺在我们脚下几千年,而今被手艺人赋予了新的生命,可以说对得起泥土对我们的忠诚。”

宋楷战的家乡是有着“中国民间泥塑第一村”之称的河南浚县杨玘屯村,曾是黄河流经的地方,由于常年河水的冲刷,形成了非常适合制作泥塑的黄土胶泥。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泥塑的手艺,这些泥塑形体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其造型简练,风格质朴,因尾部有两小孔,吹时会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虽是一门传统手工艺,但由于盛大的浚县正月古庙会而得以流传下来,至今仍有不少人在从事着制作泥咕咕的手艺。

创业故事:

图:宋楷战在第二届中国创翼大赛总决赛上获奖

评语:首先,浚县泥咕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民俗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宋楷战的憨刀工艺,立足于民俗,又发扬其艺术特点与当下主流文化相结合,不但能更好的留存我们中华千年文明文化精华,更是让后世子孙万代能感受古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次,在商业模式上,结合当下比较热门的文化旅游与实践的概念,定位于青少年与儿童,着力开展以“泥咕咕”主题生态旅游和学生实践基地,从而寓教于乐,避免了传统设计生产销售的呆板经营方式,让泥塑文化传播更有趣,盈利点更丰富。最后,希望宋楷战能抓细节提品质,在文化特色产业园的经营上引入专业化管理方式,从传统农家乐提升到具备高品质的休闲渡假村形式向消费升级靠拢,同时在泥咕咕的设计生产中既保留传统手艺又研究现代工艺和审美趋势,从而成为整个浚县泥塑主题文化的先驱者,带领浚县人民一起致富。

2_副本.jpg

“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把遇到的困难当成是对自己的挑战、一种前进的动力,坚持下去,就有可能看到光明。”

通过开展泥咕咕产业园区,吸引了不少泥塑爱好者来到杨玘屯村参观学习,从而带动了整个村子的旅游产业发展。对于宋楷战来说,泥塑制作已经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儿时看到泥咕咕作品时的惊艳,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项工艺时的满足,也是带动全村发展的一份热情,不再是少年,但永远保有少年的热血,义无反顾,卓尔前行。

义无反顾卓尔独行

河南省浚县杨玘屯村盛产泥塑,原态形似咕咕鸟(斑鸠),且用嘴一吹尾部的圆孔就能发出类似咕咕鸟的叫声,故而有“泥咕咕”之称。泥咕咕以黑色为基色,形态多以动物为主,造型手法古朴写实,色泽艳丽,表现手法夸张生动。泥咕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06年5月,浚县泥咕咕被列入中国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