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创业故事 > 正文

漳州大学生:回归乡野,实现创业梦想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7-08 09:49 浏览量:
漳州大学生:回归乡野,实现创业梦想


 

 

   “你看,树下的这20多箱蜜蜂都是我养的。”7月3日下午,走进位于龙海市东园镇东园村的一片荔枝林里,远远就听到蜜蜂“嗡嗡”的声响,闻到蜂蜜飘香。果林下摆放着不少蜂箱,一个年轻小伙子正站在蜂箱中间查看蜜蜂的产蜜情况,他就是当地的大学生养蜂人林少鹏。

  林少鹏是龙海市紫泥镇人,毕业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参加了“三支一扶”计划,被派到龙海市东园畜牧兽医站服务,投身于农村这片沃土。

  “镇里鼓励他,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东园本地自然资源条件进行创业。”东园镇畜医站站长蔡仁龙说。

  由于大学期间学的是畜牧兽医专业,还选修过养蜂,有3年的中蜂养殖经验,于是林少鹏便将创业目标放在蜜蜂养殖上。“东园镇靠山,植被覆盖率高,有着大面积的龙眼树、荔枝树、鬼针草等开花蜜源植物,且气候温暖湿润,为中华蜜蜂的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8年10月,林少鹏和朋友组成了“蜂缘团队”,投资2万元引进20箱蜜蜂,并购买相关工具,开始酿造甜蜜生活。经过几个月的细心管理,2019年初产出第一批冬蜜。

  “不错,真的很甜。”手指沾了一滴蜜放在嘴里一吮后,林少鹏和他的团队伙伴都乐了。

  随着春季的到来,荔枝、龙眼等相继开花,荔枝蜜、龙眼蜜、百花蜜等陆续酿造出来了。

  “我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埭美古村落景区设点摆摊,蜂蜜现场进行摇取,并让游客参与其中,一起体验收获甜蜜的喜悦。”令林少鹏想不到的是,每天的蜂蜜都销售一空。2019年全年收获蜂蜜约500公斤,每公斤售价120元,总销售额6万元。

  林少鹏开了一个好头后,当地的一些农民也来向他们了解学习养蜂知识。他也将繁衍出来的一些蜜蜂分给村民养殖。

  “现在,我们已在东园镇创建了中蜂养殖基地,今年内蜜蜂能繁殖到30~40箱,在今后两年,规模将扩大到100箱左右。”对于未来,林少鹏充满信心。

  智能设备 提高采收效率

  进入夏季,天气渐渐炎热起来,但南靖县南坑镇金竹村的土楼泓净茶业公司里的15台综合摇青设备都没歇着,正开足马力运转,王静辉正指挥着10多名工人将萎凋好的茶青送进仓内进行摇青。

  金竹村位于南靖县西部,是南坑镇最偏远的山村,也是九龙江西溪的发源地,海拔1000多米,拥有数万亩高山生态茶园,这里九成以上的村民都以种茶为生。

  “85后”的王静辉是土生土长的金竹村人,他家世代产茶制茶。2014年大学毕业创业一年后,怀揣“保护生态,再造故乡”的信念,王静辉返乡创立泓净茶叶专业合作社,与几位伙伴一起,立志引导家乡茶农抱团发展,走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助力乡亲增收致富,振兴乡村。

  “以前,由于村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造成土壤污染,茶品质下降,由此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王静辉说,为了做好源头管控,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都开设培训班,指导茶农学习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使用有机肥和诱虫板生物防治,推广生态种植。

  在合作社的积极推广下,村民们的态度也从起初的不支持,转变为理解,甚至加入合作社,目前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已达61户,每人平均增收至少1000元。

  “传统的手工活有些注定要被机器所替代,例如手工采摘茶叶,效率低,每位茶农一天最多只能采摘15公斤的茶青。”王静辉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许多茶农购买了自动采茶机,省时省力,效率是手工采茶的几十倍。

  “茶叶经过初步烘焙之后,需要去除茶梗。传统制茶流程是采用手工挑选茶叶,费时费力,效率低。”王静辉说,为了提高这一环节的效率和精准度,合作社与其他茶厂合作购置了两台价值50多万元的色谱仪,对茶叶进行全自动筛选,省去不少人力。“色谱仪能够根据茶叶颜色、形状进行自动分离,能够精准将茶梗和黄色叶子筛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