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创业故事 > 正文

毕业返乡创业 带动近200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4-22 10:10 浏览量:
毕业返乡创业 带动近200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兴宁市龙田镇,从深圳辞职返乡的陈伟波(左二)正在鸽棚内向工人询问鸽子情况。经过多年的经营,如今鸽棚已初具规模。 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徐昊 王俊涛 摄

  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羊岭村,后山上新建了6000平方米鸽棚。鸽群在笼里扑腾出阵阵雪白小浪潮,“咕咕咕”叫个不停。贫困户钟会权在师傅的指导下,忙着喂食,加水,记录幼鸟的出壳时间。

  钟会权是一家七口唯一的劳动力。2年前的一场车祸,撞断了他的右腿。伤愈后,镇政府介绍他到羊岭村种鸽养殖基地工作,每月工资3000元。

  基地老板是陈伟波,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绿公司”)董事长。2010年,大学毕业的他辞去外企工作,回乡养鸽子,并创立“陈小鸽”品牌。10年间,养殖规模从3000对增加到10万对,年销量200万只。“陈小鸽”的红火催生了“兴宁鸽”。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带动下,逐渐实现返乡青年的创业梦、当地农户的脱贫梦、致富梦。

  创业梦

  耕耘十年

  让鸽子飞出大山

  10年前,陈伟波回乡创业时没想到,他的创业梦有朝一日也寄托了乡亲的脱贫奔康梦。

  “学养鸽子急不了,还得慢慢来……”在羊岭村的养殖基地里,陈伟波语速极快但耐心地和钟会权交流养鸽心得。鸽棚由一个个鸽笼组成,笼上挂着生产信息记录表,表上记录了鸽子出壳、出栏时间。要想养好鸽子,这些枯燥的记录必不可少。

  虽然做了老板,陈伟波依然喜欢穿着粗糙的工作服进出鸽棚。这个个头不高举止却十分干练的85后,闯劲不减。

  陈伟波2009年毕业于广州大学。2010年5月,在深圳一家外企工作的陈伟波接到了大叔叔陈映基的电话;一个月后,他辞职回乡,帮大叔叔养鸽子。“有犹豫,但家人需要我,我还是要帮忙。”陈伟波4岁时,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由两个叔叔抚养长大并供他读完大学。彼时,陈映基养了4000对鸽子,但不善打理,已亏损30多万元。

  兴宁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有的村子很穷。陈伟波对此深有感触,因为他出生的碧园村和周边的羊岭村、曲塘村都是省定贫困村,“回乡创业,也有情怀因素——毕竟自己小时候吃过很多苦,因此有机会的话,还是希望能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陈伟波来说,跨行养鸽子并不轻松。为了有更多时间向老师傅请教,他在养殖基地住了6年,和工人同吃同住,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他同时报考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攻读课程,学习理论知识。

  在2013年禽流感期间,国内不少养鸽户破产倒闭,陈伟波也因担忧销路而辗转反侧彻夜无眠,“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跑去菜市场推销鸽子”。2013年底,陈伟波在前期发动农户开拓菜市场的经验积累上,做起鸽子活禽销售,在兴宁、五华、梅县开设了活禽直营店。

  如今,“陈小鸽”年销量200万只,辐射粤闽赣三省。从城市返乡的陈伟波,开始借助鸽子的翅膀,又飞出了大山。

  回顾10年创业路,陈伟波特别感谢龙田镇政府。他说,公司3个基地近千亩,如果不是镇政府帮忙协调土地流转、处理纠纷,很难做到,“镇政府还统筹投入了400多万元扶贫专项资金,使得企业、贫困户同时受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