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城市名片 > 正文

潍坊全面展开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述评

来源:未知 时间:2019-12-05 09:03 浏览量:
潍坊全面展开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述评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年轮,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坐标,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韵味。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潍坊,这座文化底蕴丰厚、交通四通八达、产业基础完备的城市,面临着品质提升、转型升级、凤凰涅槃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顺乎时代发展潮流,顺应群众所思所盼。潍坊市委高瞻远瞩,在综合分析研判新时代发展大势、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作出了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重大决策。历经调研、答辩、论证、决策、推进等诸多环节的科学决策和周密部署,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目前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用汗水和智慧共同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灿烂辉煌的新画卷!







高点站位担当作为



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一环。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印发了《山东省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潍坊市委提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重大决策,正是全面贯彻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加强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潍坊实际落实好中央、省关于城市发展系列部署的具体实践。



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限于经济范畴之内,还有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产业产品的创新性、城乡地区以及经济与其他领域的协调性、环境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性和发展成果的可共享性。高质量发展决定高品质城市建设,高品质城市建设承载高质量发展。生态、开放、活力、精致是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内涵,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是赢得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随着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呈现既要速度、更要质量,既要速度换挡、更要动力转换的新特点,引发的区域分化态势也将进一步加剧。潍坊作为一个人口大市、经济大市,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比较优势逐渐缩小,与标兵的差距正在扩大。在区域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如何缩小差距奋起直追?潍坊市委以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高点定位、统筹谋划、狠抓落实,确保潍坊在新一轮区域发展当中有新的作为。



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是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是城市居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潍坊襟连海岱、道承齐鲁,文化底蕴丰厚,生态环境优美,“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进入新时代,人们生活进入追求生活质量,更加关注城市功能的完善、人居环境的舒适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的新阶段。潍坊市委提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目标定位,正是自觉推动城市发展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型,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由单纯满足生产需求向生产、消费并重转变,由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人们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转变,使我们的城市规划更精当、建设更精致、管理更精细,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更加彰显,城市的活力、魅力、吸引力以及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白浪河畔



调研论证精益求精



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牵扯到城市规划、产业更新、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全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经验可循、没有路径可以依赖,唯有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精神才能闯出一条新路。7月21日,市委办公室印发《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重大问题调研方案》,正式启动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研究工作。按照重大战略“顶格谋划推进”的思路,相关市级领导牵头,对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市委成立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课题研究协调服务小组,协调推进相关指导意见、方案调研起草工作。8位市级领导牵头成立“规划引领、生态环境、创新开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化建设”6个课题组,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瞄准“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目标,研究制定了“国土空间规划提升”等23个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制定形成了《加快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指导意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不能闭门造车,只有放眼全省、全国,才能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才能明了需要改进的方向。7月底,烈日炎炎,工作专班远赴成都,近到青岛,考察学习他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特别是在城市治堵方面的经验做法。治堵工作机构如何运行?路网结构有何先进之处?指挥调度系统怎么科学调度?由点及面,从单一到系统,多方面的调研,为我市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满足于此,调研组还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途径,查阅了大量国内、国际城市建设方面的专题资料,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的起草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谋定而后动,方能善始善终。8月20日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第二次协调会召开,对《指导意见》进行了第一次集中修改。特别是对六大课题组中内容交叉重复部分,进行了认真梳理,厘清了职责权限。9月2日至4日,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六大课题答辩会举行,每场答辩会多则4个小时,少则2个小时,起草专班全程认真听、认真记。会后,根据答辩情况对《指导意见》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协调会修改、答辩会修改,专班工作人员精益求精,将修改后的《指导意见》印发到了各部门、县市区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20个部门、单位反馈了意见建议51条,最终吸收采纳了27条。经过三次修改,《指导意见》(审议稿)最终成型。



集众智,汇众力,才能得众心。从9月到11月,六大课题组围绕“规划引领、生态环境、创新开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组织了大批高校院所专家学者、第三方等对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如优化生态环境课题组,征求专家学者、市民等意见共计100余条,并召开高端专家论证会,邀请了11位行业权威专家对7个行动方案进行了把脉问诊,形成了23条具体意见建议。比如推进城市产业更新课题组,一个月时间召开了四次论证会,收集了100余条意见建议,大大提高了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



11月1日,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课题专家论证情况汇报会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惠新安听取了各课题组方案论证修改情况、当前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步工作打算并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这也标志着我市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由研究谋划阶段正式转入了推进实施阶段。



▲生态家园



生态优先厚植底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发展最亮丽的底色。群众都希望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生活得舒适便利。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城市领导者、建设者、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前两天去潍坊百货大楼,看到对面有好几台车辆正在拆除临街的建筑,听说市里要对V1广场进行改造,不仅有绿地有广场还有喷泉。以后市民又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们希望这天快点到来。”家住潍城区香颂湾的王女士说。



V1广场改造项目只是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一个小小的注脚。潍坊市域南山北海,河网纵横,仅中心城区就有白浪河、虞河、大于河、小于河、浞河等五大水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生态建设高度重视,中心城区河道两岸景观提升行动是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我市学习借鉴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和雄安新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态城市的经验,坚持“功能为要、生态为先、文化为魂、品质为本”的原则,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落实导向相统一”的要求,最大限度的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持自由式郊野风光,强化河道蓄水、净水、治污功能,由精致型公园式绿化向海绵型生态式绿化转变,将潍坊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城市。



近年来,我市围绕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力组织开展“绿满城乡·美丽潍坊”国土绿化行动,绿色指数显著上升。下步我市将以绿为底、以水为魂、蓝绿交织,按照景区化的理念加快构建全域生态大格局。在南部山区打造生态屏障,两河流域打造绿色长廊,北部滨海打造海洋旅游休闲门户,中心城区打造生态宜人绿色家园。加大荒山造林、城区增绿以及河边路旁等绿化力度,在潍河、弥河打造系统完整、美观大方的生态廊道,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区坚持海绵型生态式绿化,见缝插绿、留白增绿,规划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努力实现“人在城中,城在林中”。



坚持留白增绿定力,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和发展要素,促进集约高效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生态空间“共融共生”,打造“绿满鸢都、水润潍州”的城市生态名片。



▲潍坊国际风筝会(摄影:范莉萍)



开放包容抢占先机



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明清时代曾以“二百支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潍坊是山东最早开放的三个商埠之一。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重点,抢抓国家新一轮开放重大机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筑全方位开放体系,强力推进“双招双引”,全力打造开放型城市、开放型企业、开放型人才,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彻底解放思想,摈弃“就潍坊看潍坊”的局限思维,树立“从全局看潍坊”的胸怀境界,坚持“对标先进、勇争一流”的事业标尺,向最先进地区学习,向最高标准看齐。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持续推进“千企百展”境外市场开拓计划,创新举办新兴市场前景说明会、展贸周、境外自办展等精准对接活动,重点突破俄罗斯、巴西、阿联酋、越南、波兰、印度等新兴市场。支持企业通过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线上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能源资源和优质消费品进口。



以双招双引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围绕“十强”产业,由行业主管部门分别制定产业招商规划,制定重点产业链招商目录,组织重大招商活动。持续推进股权并购、增资扩股、绿地投资、境外上市,“四位一体”拓宽招引外资渠道。发挥海外潍坊商协会、“一带一路活力城市联盟”等合作平台作用,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双招双引”项目路演活动。做好节会展会平台招商,在香港山东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风筝会、鲁台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等重大节会期间务实举办“双招双引”活动,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伙伴。



对外开放离不开基础设施平台的支撑。加快潍坊港疏港高速公路、潍坊至青岛新机场高速及连接线等开工建设,推动青岛港潍坊(青州)内陆港、东行海铁班列、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国际集装箱航线、“齐鲁号”欧亚班列、“中国食品谷”号铁路冷链班列等国际通道建设,以海港、空港、信息港为关键支点,加快打造海、陆、空、网四位一体国际大通道。把青潍一体化作为区域发展大战略,在城市发展布局方面加强与青岛的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交通对接,借势青岛融入世界。提升中日韩产业博览会、潍坊国际风筝会、鲁台会、农商互联大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等节会办会水平,抓好中日韩(潍坊)产业博览会的提档升级,争取成为国家级重点展会。





▲夜色潍坊(摄影:朝龙)



活力迸发创新创业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座有活力的城市,能让人放飞梦想、成就希望、实现成功。建设活力城市,人才是第一资源。构建产业生态圈,完善创新生态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各类要素流动集聚,以产业聚人、以事业留人,让年轻人能够爱上潍坊、留在潍坊,发展在潍坊,这也是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题中之义。



政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破解创新资源匮乏瓶颈。围绕绿色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充实完善企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人才需求和高校院所专家信息、科技成果信息库,主动对接知名高校院所,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与合作需求。依托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加大对中科院、工程院、北大、清华等国字号大院大所的引进力度,深入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圈,进一步拓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精准合作渠道。充分发挥潍坊硅谷高科技孵化器、中以科技转移平台等高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作用,与欧美、日韩等国家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强化引进外国高端专家和先进成熟技术。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完善覆盖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创新扶持政策体系,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支持5G、自动驾驶、物联网技术等研发和应用。制定修订《潍坊市支持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潍坊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支持政策。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以“高精尖缺”为重点,利用柔性引才、节会引才、活动引才、大赛引才等方式,每年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鸢都产业领军人才等重点工程人选50人以上。常态化举办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创意、带资金来潍创新创业。以“一次办好”改革为契机,编制人才专员服务清单,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提升人才服务信息化水平,为人才落户、出入境、就医、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建立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集聚机制,发挥各类招才引智工作站的引才作用,改善创业与创新环境,为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提供平台。



潍坊襟连海岱、道承齐鲁,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挖掘、宣传、用好潍坊文化旅游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与创意、科技、旅游、生态等跨界融合,加大画潍坊、拍潍坊、写潍坊、唱潍坊、演潍坊的力度,不断扩大潍坊文化影响力、吸引力。加强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建设改造一批特色文化街区、专业文化市场,将特色街区与名人故居、名镇名村、自然景观等串点成线,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谋划举办一批音乐节、美术节、啤酒节、灯会等具有潍坊特色的夜间活动,加快形成一批网红“打卡地”,努力打造“四季夜潍坊、鸢都不夜城”品牌。





▲口袋公园



精致精细彰显品味



高水平规划引领高品质城市,高品质城市承载高质量发展。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行动方案中,从规划、建设到管理上坚持高标准、追求高质量,打造精致无处不在、精细处处体现的精致城市。



高起点定位、高品质规划,科学谋划城市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与功能板块。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全面参与环渤海、东北亚区域职能分工,推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初步提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农业开放发展引领区、国家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山东半岛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按照交通先导、职能分工、强核扩区、生态共融、设施共享的组群发展策略,加快构建“依山面海、港城融合、组团发展、生态间隔”的组群城市发展格局。突破中心城区单中心、圈层式发展模式,加快构建城市中心、次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结构体系。对标国内先进城市,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和城市运营团队,高水平做好中央商务区、中央创新区、中央休闲区、市民中心“四大板块”规划策划,提升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和发展活力。统筹规划城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快推进白浪河绿地广场、体育馆、游泳馆、博物馆等大型功能设施建设提升,高标准推进坊茨国际文化艺术小镇、白浪河国际生态旅游等重点文旅项目,提升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能级和承载力。



“精明增长”“精细设计”,推进城市内涵发展。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贯彻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混合用途理念,构建疏密有致、起伏有序的城市形态,推进紧凑型城市建设。落实“小街区、密路网”建设模式,科学设置街区规模,强化街区城市设计,营造便捷、宜居、活力的街区空间。加密街区路网,完善自行车绿道、人行道等慢行交通系统。合理控制沿街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距离,将道路与街头绿地、休闲广场等公共空间相融合。提高街区功能的多样性,完善街区公共服务配套,引导城市商业向商业街、城市支路等相对集中布局,增强街区活力。加快构建社区便民生活圈。落实《中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通过改造“微空间”、打通“微循环”、实施“微改造”等措施,补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绿化空间等功能短板。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移交要求纳入出让土地规划条件,并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属地统筹使用管理。



强化特色塑造,营造城市特色风貌。提炼历史、风筝、民俗、国画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优秀建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环境空间尺度和建筑风貌管控,规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控制范围内建设工程管理。盘活潍柴老厂区、廿里堡火车站和大英烟、坊子炭矿等近现代工业遗产,做好老街古巷保护更新,规划论证永不拓宽的街道,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肌理。推进北辰绿洲湿地公园、浮烟山郊野公园、九龙涧森林公园等9处郊野公园建设,加快河道绿廊、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建设,畅通沿河绿道,加强城市通风廊道管控,构建“一环两横四纵多廊道多节点”中心城市生态体系。对城市重点项目、重点建筑,邀请名家大师领衔规划设计,打造体现地域特色、时代风貌的精品建筑。加强建筑立面设计、墙体材质管控,实行建筑亮化方案、广告设置与建筑方案一体设计、同步审查、同步验收,提升建筑立面品质。



夯实责任落地落实



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当前我市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狠抓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市委要求,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23个行动方案,在前期论证提升的基础上,内容上要再聚焦细化。各级各部门按照“一年起势、两年突破、三年大见成效”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抓好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节点计划、具体要求,将行动方案的“规划图”细化为措施落地的“施工图”,确保每个方案、每个项目都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



明确责任目标。对需要市级统筹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建立“由上而下”顶格协调推进机制,由市级领导包靠,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落实。对由部门主抓推进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一项一项落实好。对由县市区负责实施的,分清责任,任务落实到位,时间节点讲清楚。夯实县市区和开发区的属地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共建的工作格局。



强化市场化导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化手段引进高端的、有实力的专业团队,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强化支撑保障。按照“有限资源保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着力保障重大项目要素供给,确保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见到实效。发改部门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督查和管理服务。国土部门创新办法,最大限度保证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供给。财政部门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重点用于有利长远、非经营性、短板明显的品质提升项目。



加强督查调度。在推进工作过程中,要避免“两张皮”现象,下步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把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重点任务纳入督查范围,严督实查,跟踪问效,对工作进展及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市委将定期集中听取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建设推进情况。市人大、市政协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重大项目、重点任务进行视察和调研,形成监督合力。



激发群众创造活力。人民群众既是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也是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和分享者。宣传部门搞好舆论引导,畅通渠道,让市民把好的意见建议及时传递上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人人都监督,人人都关心,城市才会美好。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发动全体市民和社会各界参与,依靠群众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形成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