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财经专栏 > 正文

麻辣财经:财政收支“半年报”,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7-22 16:32 浏览量:

——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有序退出。对2020年出台应对疫情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分类调整、有序退出。

(责编:赵超、陈键)

财政收入增幅将“前高后低”,预计能完成全年目标

麻辣财经:财政收支“半年报”,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财政收支大账,呈现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的成效,也关系企业和居民的账本和钱包。2021年行程过半,中国经济交出了“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成绩单,这在财政收支数据中有哪些呈现?财政部日前公布半年数据,麻辣财经带您梳理一下要点。

“目前上述减税降费政策均已出台实施,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使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普遍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有利于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魏岩说。

税收是国家财政主要收入来源。从税收收入看,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100461亿元,同比增长22.5%,比2019年同期增长8.7%。各税种数据反映了经济运行的特点: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22.5%,主要是工业服务业稳步增长以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上半年工业增加值、PPI分别同比增长15.9%、5.1%;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2.8%,主要受成品油、汽车、卷烟销售增长带动;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7.7%,主要是企业利润持续稳定增长;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4.9%,除居民收入增长带动外,还与股权等财产转让和股息红利收入增长有关;进口环节税收同比增长27.6%,主要受一般贸易进口增长29.2%带动。

从支出结构看,各地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支出占总支出的7成以上。“资金快速落到基层和单位,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惠企利民政策精准落实,有力促进民生持续改善,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刘金云说。

项中新表示,为继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开好“前门”、严堵“后门”,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建设,明确不安排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项目、一般房地产项目和产业项目。此外,财政部通过完善信息化手段,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和全生命周期、常态化风险监控,防范法定债券风险;对专项债券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双监控”,规范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管理,以公开促规范。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表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较高,主要是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和当前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较快,同时反映了我国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21年6月末,全国地方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4800亿元,其中一般债券4656亿元、专项债券10144亿元。“发行进度较去年有所放缓,主要是今年专项债券恢复常态化管理,适当放宽地方发行时间要求,这样既不会影响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需求,也可以有效避免债券资金闲置。”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项中新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1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常态化直达机制,将27项转移支付整体纳入直达范围,资金总量达到2.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

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优化,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

刘金云介绍,上半年,具备条件的资金已全部下达,为地方合理安排使用资金留出了充裕的时间。根据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数据统计,截至6月底,2.8万亿元直达资金中,中央财政已下达2.59万亿元,下达比例达到92.5%。地方财政已将2.506万亿元分配到资金使用单位,占中央下达资金的96.8%。

专项债券恢复常态化管理,严防法定债券风险

2021年,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局面,财政部坚持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基本方针,大幅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重点项目和政策性补贴也按照从严从紧、能压则压的原则审核,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上半年,全国财政“三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10.1%、8.2%、3.8%。

——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比如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政策继续实施,让政策叠加效应持续释放。

“三保”重点支出增长较快,直达机制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