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财经专栏 > 正文

上市公司赚理财快钱趋于理性

来源:未知 时间:2019-12-26 14:50 浏览量:
 上市公司赚理财快钱趋于理性


A股上市公司理财思路悄然生变。相较2018年的理财热,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和数量均明显减少,投资趋于理性。

据wind最新数据,A股37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130家(去年同期1300家)公司持有各类理财产品,规模合计1.2万亿元(去年同期为1.69万亿元),持有理财产品19186个(去年同期为24168个),规模和数量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中出现了科创板新贵的身影。目前已有热景生物、中国通号等10多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了参与理财的公告,其公告显示资金多来源于超募资金,也有一部分为自有资金。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理财降温的两大原因,一是企业资金面比较紧张,二是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下滑。

有观点指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只是现金管理的一种手段,主要利润来源仍是主业,理财的同时切勿荒废主业。

“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出于等待合适投资时机、防范风险、日常经营周转等原因,往往持有大量存储资金,通过短期理财提高资金收益无伤大雅。”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如果购买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不大,并不影响上市公司主体业务的稳健经营。

“若疏远主业过度投资理财,或者把理财作为长期性投资,这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董登新指出,上市公司募资应用于投资主业、投资实体经济,若反其道而行之,全部用于投资金融产品,不仅会给外界造成不务正业的印象,也会让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偏离实体经济。“加大创新投入才是正道,业绩的提升还是需要把主业做大做强,尽量把闲余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去。”

此外,斥资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并非都财大气粗,部分公司试图依靠购买理财产品粉饰财报,加上刚性兑付被打破,各类逾期问题逐渐暴露。因此,上市公司“踩雷”理财产品的事件亦呈现频发趋势,建议股民谨慎投资此类公司。

相关新闻